(其實這文說是準備方法,還不如說就只是我的個人經歷,給大家一個都可以做到的信心🤣 너두 할수있어!!)
好久不見!
交換的日子轉眼就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不算長也不算短的幾年內,除了準備畢業、找工作等無聊的事情外,默默地也去考了兩次的韓檢。
因為不是韓文本科系,所以兩次的考試都比較偏向於檢測自己的程度到哪裡,以及了解一下韓檢中高級的考法跟題目。
先來幫大家拉個時間線,我交換的期間為2021/8~2022/1,第一次考的時間是2022/4,第二次考為2024/4。
以及在討論所有的準備過程之前,先報上兩次考試成績:
2022/4 第81次考試:211/300 五級,不知道為什麼聽力這麼差,這奇怪的分數分布每個人看了都滿頭問號;
2024/4 第93次考試:233/300 六級,一個超低空飛過去的成績,看來環境還是有這麼一丁點功用的。
接著,來點我的經歷好了。
大學主修跟韓文八竿子打不著,當初是在考到二級時去交換,交換回來後(2022/1),念完大四下+延畢一個學期,我的畢業時間點是一年後的2023/1。
接著馬上進了一間在韓商在台灣的分公司工作,工作上會用到韓文的時候比想像中少很多,主要只有對到主管們時會需要(real的那種韓國人),同事普遍是台灣人,我覺得中文跟韓文的比例大概是8:2左右。
第一次考試比較傾向於給自己在語學堂以及韓國生活的經歷給個交代,想測試半年的生活+一期的語學堂會有怎樣的結果;
而第二次比較像是給我這一段工作經歷的一個測試,想知道如果是在韓商工作而不是專門準備韓檢的話,結果又會如何。
而兩次的準備過程簡單來說像是這樣子:
第一次:悠閒又在家上課的大學生,大四下沒有什麼課,基本上就在家裡念書,第一次考很緊張。
第二次:夾在韓國人跟台灣人中間的菜鳥夾心餅乾,索性超級大裸考。(欸對這是真的,真的沒念書沒在開玩笑)
先來個積極準備五級的版本。
我的總共準備時間大概是一個月左右,因為本人向來不擅於長跑準備,所以一月報名完,到三月才在念書。
我準備的項目主要focus在閱讀跟寫作上,因為如果是有在韓國認真生活的人們,我相信基本的聽力不會是太大的問題,但閱讀跟寫作的難度跟初級比起來可是跳了三階的程度。
所以聽力基本上我只有做個幾回題目試試水溫,以及當時每天晚上聽네이버 나우電台,不知道有沒有用,但是是一個好方法無痛習慣聽韓文,而且聽完這種再回頭聽聽力題目,都會覺得他們是烏龜🤡
而閱讀我是用這本:
這本的前半部是告訴你閱讀有哪些題型,單獨拉各種題型出來給你試試看,也會告訴你每個題型要怎麼看、怎麼找重點;
而後半部是幾回模擬試題,但是有分成不同的主題,讓你每次寫題目都是吸收不同領域的單字跟知識。
我覺得是可以快速掌握題型的一本書,不過題目整體都偏難一點點,如果是三四級的人可能會整本看不懂;;;
但五六級的人可以從裡面練習考試中最難的題目的部分,所以這本如果有好好念完,程度應該可以大躍進。
而寫作就是重頭戲了,想必各位都知道寫作四題的架構是這樣的:
51&52 填空題,對我來說像是考敬語、時態跟單字量的挖空題,基本上對於有唸書或是有基本功的人來說,都是送分題。
53 短文題,這我個人很喜歡稱為套句型短文,簡單來說這篇就是考你有沒有把基本說明表格的句型背熟,然後想辦法把兩個表格結合起來寫。
54 長文題,這我個人都叫他韓國人喜歡的八股文,基本上就跟中文作文起承轉合差不多,所以重點其實是看你有沒有辦法言之有物的表達立場或是意見。
而在第一次的考試中我是這樣準備的:
首先的首先,來一本韓檢寫作是必須的吧,
這本在考場真的人手一本,就跟手機一樣,我自己也覺得這一本打基本功還蠻不錯的,有針對反義詞等整理練習,各種題型講解的很詳細。
51跟52題靠這本完全沒問題,53題的話反而要練他們後面補充的地方才會接近現在考試的題目,前面講解以及練習的部分都是單一表格,跟現在出題的形式有點差異。
至於54題,我覺得他的例文可以拿來分析前面說的起承轉合,了解文章架構,基本上有一個架構的概念在,看到題目的時候只要思考你的立場或是意見即可。
在考完第一次後,拿著這成績招搖撞騙的進了一間韓商,我也是蠻意外的,不過進去之後才是另一個新挑戰的開始。
首先,對這裡的韓國人來說,不會有「你韓文很好耶」這種事情,畢竟這裡可是韓商,所有事情用韓文可溝通是基本中的基本。韓文在這裡不叫專業能力,叫做其中一個工作技能,就像Word或是Excel之類的。
所有事情要用韓文去理解跟表達,而且領域是我完全不了解的,外加的責任是要夾在台灣人跟韓國人中間溝通,雖然應徵的不是翻譯,但還是會有被推出去翻譯的時候,不管是翻簡報還是口譯都有,這段期間內我真的除了增加這領域內的知識跟經歷外,成長最多的應該還有:
韓文敬語是膝反射的等級,時態加上敬語加上轉述文法一次用到飽、
以前說過課本上跟生活中的韓文有一段差距,到了工作中又覺得生活中的韓文跟工作上會用到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所以又收穫了些工作上才會常用的韓文們、
寫韓文MAIL也是必備的、
最後大概是摸清韓國人的工作習慣跟文化等眉眉角角。
在這一年多的經驗中像是又開了新世界一樣,加上韓檢兩年一下就過期了,於是今年初想說就佛系考考看好了,比起前一次更沒有壓力的去準備。
(畢竟在韓商還是頗忙的)
結果在今年初報名後,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有各式各樣的事情接連而來,不是加班就是確診(誰2024還在確診阿🙃),於是沒有任何準備的,不小心就四月了,只好就真的硬著頭皮上場。
只是可能過去一年多在閱讀聽力寫作上都有被韓國人激勵到(?),就這樣低空的進了六級。
如果要給這兩次的考試一點心得跟意見的話,
我覺得中高級的閱讀比較像是我在工作上的感覺,韓文比起是一個專業能力,更像是一個跳板或是鑰匙,透過這個工具去看各領域內的文章跟資訊,才可以了解這麼多文章到底都在講些什麼、問些什麼。
所以平常我不會只focus在文法、單字上,反而是用韓文去理解所有事情,公司的狀態、案子的現況、或是平時看看韓文新聞,各領域的都看看,不管是科技還是醫學還是八卦,除了可以多習慣閱讀韓文外,也可以從中理解韓國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每間媒體的出發點也會有所不同,就如同我們平時看中文新聞一樣,所以不只是「只看韓文」,而是「這文章想要表達什麼」,然後外加學韓文。
聽力的話,現在也有很多Podcast可以考慮,重點是像閱讀一樣,以「理解文章重點」為主。以及可以多習慣韓國人平常的語速,在考試時才會比較得心應手,多一 點餘裕去看後面的題目或是檢查。
寫作的部分我會覺得是建立在前兩者以及平常生活上,不管是在學生時期或是現在,對於許多議題有沒有辦法表達你的意見、立場,提出支持以及不支持的論點,怎麼樣開頭讓大家知道你要表達什麼,以及最後怎麼收尾做結論,讓只看結尾的人也知道你的立場跟結論是什麼。文章要建立在這些能力上,只是是用韓文表達出來而已,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平常就多吸收後要多輸出,對於各式各樣的議題都可以想想自己的立場,以及怎麼表達出來說服或是告知其他人,這才是基本功。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在韓文跟韓檢的路上都順利,有什麼需要找我的,都歡迎來問~~